手被烫伤起泡需及时正确处理,以减轻疼痛、避免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,具体的处理方法包括冲淋降温、脱去覆盖物、消毒处理、涂抹药物等。
1、冲淋降温:当手被烫伤起泡后,应立即用流动的凉水冲淋烫伤部位,时间不少于15-20 分钟。凉水可以迅速带走局部热量,减轻烫伤深度,冲淋时要注意水流不宜过大过猛,以免冲破水泡,确保整个烫伤部位都能被水充分冲洗到。
2、脱去覆盖物:如果烫伤部位有衣物等覆盖物,应在冷却后小心脱去,可以用剪刀剪开衣物,避免强行撕扯,以免加重伤口损伤。若衣物与伤口粘连,不要强行分离,可保留粘连部分,交由医生处理。
3、消毒处理:用碘伏等温和的消毒剂对烫伤部位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,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,能有效预防感染。消毒时用消毒棉球蘸取碘伏,轻轻擦拭伤口周围,从伤口中心向外围进行,避免来回擦拭。
4、涂抹药物: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烫伤药膏涂抹于伤口处,具有消肿止痛、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。涂抹时,使用无菌棉签,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伤口,涂抹的厚度要适中,以覆盖伤口为宜。
5、包扎伤口:对于较大的水泡或伤口较深的情况,可进行适当包扎,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,并用绷带轻轻包扎。包扎时要注意力度适中,既不能过紧影响血液循环,也不能过松导致纱布脱落,定期更换纱布,保持伤口清洁。
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,避免沾水和接触污染物,避免搔抓伤口,以免引起感染或延迟愈合。饮食要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若伤口出现红肿、疼痛加剧、渗液增多等异常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